2014年公諸於世的清華簡(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)《算表》,23日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,成為目前發現人類最早的「十進制乘法表」。據北京日報報導,《算表》共21支竹簡,將這些竹簡首尾對齊,可以看到紅色橫線連在一起,共19條,每條都貫齊21支竹簡,三條編繩也作為橫線使用,由此將全表分為21行、20列,行、列交叉組成420個長方格。至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的《算表》堪稱古代計算器,用它進行99以內的運算非常快捷,將表上數位橫豎拉線交叉點即為答案;表上沒有的數位或者超過100的數位,將乘數和被乘數分解、拉線,再將結果總數相加即可,以此類推,《算表》一次運算的乘數、被乘數的極限值為495。《算表》還能進行分數乘法,其中「半」(二分之一)寫成「肉」從「刀」,是用刀分割肉的形象。《算表》將中國古代乘法表的時間提前到戰國,不僅是目前中國留存最早的數學文獻實物,經學者研究和金氏世界紀錄認證,也是目前發現的人類最早的「十進位乘法表」。清華簡《算表》,被認證為目前人類最早的十進位乘法表。(取自觀察者網) 分享 facebook

F88F6809BB74AFAF
arrow
arrow

    farmerc27v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